bevictor伟德

闫丽琴教授发表五四感言

发布时间:2020-05-04来源:bevictor伟德 浏览次数:

    五四爱国运动孕育了“五四精神”。以行动践行“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李大钊,汲取了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和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思想精华,提出了创造“青春中华”的爱国思想。他的民族自觉和依靠“劳工”“劳农”的思想影响了中华历史进程。五四精神之核心乃爱国主义、振兴中华。它蕴含着爱国、“担道义”的责任感和民族复兴的远大目标。
    时代赋予“五四精神”新的内涵。中共十九大提出了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分三步走的伟大战略,历经百年磨难的民族探索出了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之光明大道。总书记号召全党要“不懈奋斗”“再奋斗”;号召青年:“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担负起历史重任,让五四精神放射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因此,实现民族理想不仅需要爱国情感、时代责任感,更需走大道之信念、不懈奋斗精神、更意味着要结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五四精神”仍需薪火相传。新时代民革党员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牢记中山先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嘱托,弘扬民革爱国优良传统,牢记天上有星空、脚下有土地,心中有担当。不惧艰难险阻,扎根教育基层,为国培养人才;关注社会问题,履行参政党职责。持之以恒地行动是对祖国最长情的告白。

                                                 (闫丽琴 教授 bevictor伟德)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法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