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晚七点,bevictor伟德2021级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于腾讯会议平台举行了第六期“读万卷书 做强国人”主题读书分享会。本期分享会由宋潍昊同学组织策划与主持。
分享会上,五位同学分别就自己的喜爱的书籍进行了分享,首先第一位分享的是吴欣同学,她带来的书籍是《挪威的森林》,这部书成名已久,是由日本作者村上春树所著。第二位分享的是王思嘉同学,她所分享的书籍是《乡土中国》,在《乡土中国》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全书主要探讨了差序格局、男女有别、家族、血缘和地缘等。第三位分享的同学是朱自天,他所呈现的书籍是《常识》,1776年1月10日,他发表了一本50页的小册子《常识》,书中对他的论点做了详细解释,公开提出美国独立问题。这本小册子立即引起轰动,三个月内售出十多万册。在一个人口仅二百五十万的殖民地里,可能总共售出了五十万册。潘恩的《常识》比任何一个出版物都更能说服当时的公众舆论支持北美从不列颠独立出来。它还被誉为是《独立宣言》的精髓。第四位分享的同学是崔芷萱同学,她所带来的是《人性的书籍》《人性的弱点》以人性具有的一般弱点为切入点,内容涉及人际交往、心态调节、维系家庭、安排工作和合理用钱等诸多方面。在书中,卡耐基为读者提供了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得到他人的认同、如何回避人性的弱点、如何战胜人性的弱点的种种方法,并提出了应对各类弱点的有效策略。卡耐基在书中总结出:“一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功,有15%归结于他的专业知识,另外85%归结于他表达思想、领导他人和唤起他人热情的能力”。第五位分享的是张祎菲同学的《平凡的世界》,是从1975年开始创作的,小说手稿原名为《普通人的道路》。而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文化背景是各种文学新思潮风起云涌,现代派、意识流等文学观念风靡一时,文学创作在形式和技巧上的求变求新令人目不暇接。与此相反,传统现实主义创作却受到“冷落” 。甚至有批评家认为,路遥的另一部小说《人生》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是落伍的,但路遥仍然坚持创作完成了这部小说。
分享会中还播放了董宇辉老师对读书意义的见解,让同学们对读书的意义有了一个其他的认识,拓展了同学们的视野,开拓同学们的思维。
分享会中还邀请了陈佳毅和吴思宇同学发表演讲他们分别陈述了自己关于读书意义的看法,相信这帮助同学们用
本次活动增进了同学们的感情,拓展了读书的视野,获得了对一本书全新的认识,这样的活动开卷有益,不论是丰富员工的校园生活还是学习新的知识都是不可多得的一次盛会。
